如《三国志》云:“张鲁在汉中行五斗米道,以符水治病,致米一斗,疾苦立愈,奉者甚众。”
再如在明太祖时期,为了驱散瘟疫,张正常天师书巨符、焚之入井,引得百姓争相汲水,病情得以控制。朱元璋为褒奖天师,特在井上建亭,号曰“太乙泉”。
三洞道士朱法满《要修科仪戒律钞》中有“玉君绝谷符”,服法也是以满日丹书纸,烧,以神水北向再拜,诵咒语,再三叩齿,三啄齿,乃以服符并饮水。另还有“老君服水断谷法。”
《服水绝谷法》称:“饮之多少任意,饥即取水服之,亦无论早晚,日三服,便不饥。初服水数十日,瘦极,头眩足弱,过此渐佳。若兼服药物,则不至虚啜也。”
三、符水治病的原理
水,在中国原始民族里相信它有清洁的作用,是圣洁之物,也是人生存中必不可少的物质。而道教认为服水既可维持生命,又可养生延年。
唐著名法师司马承祯认为:“水者元气之津,潜阳之润也。有形之类,莫不资焉。故水为气母,水洁则 气清; 气为形本,气和则形泰。
虽身之荣卫,自有内液,而腹之脏腑,亦假外滋,即可以通腹胃,益津气。 ”(《修真精义论》) 司马承祯认为水是气之津液,为有形之气精。
它潜含阳气而润泽万物,所以一切有形之物,没有不依赖于水的。 基于这个道理,则称水是气之母体、源头。
元气又为形体之根本,万物离不开宇宙的自然空气,也离不开食物转化的元气。 因此,空气清新,食物富有营养,则元气充足,两气调和,则身体健康。
虽然人体内之荣卫,各有血液、津液、卫气,荣气通行身体上下;而五脏六腑也凭借营养食物维持生命,但服水可以益津液、润脏腑,养脾胃,这一点是不可置疑的。
道教符咒,是天地万物灵气所化,因此是正面积极的能量磁场。
道士们在施法术时还使用了经修炼而产生的内在功力,并给水“注入”了如气功中讲的真气,水带着符中的这些信息和能量场,符水自然就会有驱邪治病的神效。
正如《清微阴阳符篆》中所介绍的:“此水非凡水,一点在砚中,云雨须叟至。病者吞之百病消除,邪鬼粉碎。”
《轩辕黄帝祝由科十二序》中曰,符箓“以治男女诸疫病,凡医药、针灸所不及者,以此佐治,无不投之立效。”
基于符咒术在临床上的明显功效,唐代名医孙思邈甚至将禁咒、符印、导引、针灸、汤药并列称为济世五法、救急之术。
虽说用符箓法疗疾不能包治百病,但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效。
尤其是在中国历史上极为动荡、缺医少药的那些年代,道士们用符水为民众解决疾患,在济世度人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。
提示: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部分图文内容源于网络公开,仅为公益分享、交流参考之用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